猫科豹属里有5种动物,而我国就有3种,分别是虎、豹,以及雪豹,虽然雪豹与金钱豹、猎豹等都有一个豹字,但从狭义上来说,只有金钱豹(也称花豹)才是真正的豹,所以在民间我们也把金钱豹称之为普通豹,将其与雪豹等物种区分开来。
无论是普通豹还是雪豹,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物种,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面也意义非凡。
前段时间在三江源雪豹与普通豹同框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不解,为何这两种野生动物简单地“碰”一下,就能吸引这么多人关注呢?抛开现象看本质,其实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原因并不是普通豹与雪豹的同域分布,而是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在自然界里面,雪豹主要的栖息地是在一些高海拔的地区,而普通豹的栖息地则是低海拔的林区,它们就像是“上下铺”一样的关系,本没有见面机会的,如今普通豹与雪豹相继在同一地点出现,必有推动因素。
全球变暖,让普通豹屡犯雪豹边境
三江源雪豹与普通豹同域分布的消息之所以能够引起较大的轰动,除了让我们感到震惊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段消息打出“首次”噱头,会让人误以为这是普通豹第一次来到雪豹的地盘上瞧一瞧,毕竟相对于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首次的确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在三江源地区是首次拍到这种现象,不过在大范围内,这种现象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比如:
2016年2月,四川贡嘎山一处山坳上,红外相机先后捕捉到了普通豹与雪豹的身影;
2016年7月,在青海雪豹栖息地里,人们用红外相机在一个月内相继拍下了普通豹与雪豹在同一个地点路过;
2020年1月,在西藏境内也同样发现了雪豹与普通豹存在同域分布的现象。
不管是普通豹还是雪豹,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通常生活在高海拔的地区,其活动范围通常是雪山,所以也被称为高原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是衡量高原生态高级、健康与否的风向标;
而金钱豹主要生活在低海拔的森林地带,与老虎的分布范围高度重合,也是低海拔森林生态系统里面的旗舰物种,同样具有衡量森林生态高级、健康与否的作用。当不同生态系统下的旗舰物种相遇,在令人兴奋之际,同样也令人担忧。
全球气温变暖已经多方面影响到雪豹的生存以及其他动物的分布了,气候变化会带来降雨量的变化,从而改变高山水源供应、植被分布,往更严重的说甚至会重构当地的生态系统。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过去的20年间,人们监测到青藏高原的温度相较于以前来说至少上升了3度。当气温升高,使得原有的森林分布线往更高的海拔走,而雪豹的活动范围就变表现出往更高海拔走的趋势。
气温升高使得林线上移,原本没有办法接触的两个物种,有了相互重叠的地带。雪豹的活动空间多集中在海拔3000-5000米之间,简单来说就是雪豹处于林线上面,而普通豹处于林线下面,原本一直处于互不侵犯的平衡状态,被气候变化所打破了。
气候的变化改变了普通豹与雪豹的生活模式,让它们不仅在横向大环境上有重叠分布,在纵向微生境上也相互交融,加上得益于我国这些年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不仅雪豹的数量在增加,金钱豹的数量也多了起来,而这两种都是极具探索性和高度移动性的猫科动物,促使了它们更加频繁地见面。
气候变化给雪豹带来的负面影响
美国科学家们通过电脑建模的方式,模拟了雪豹在过去上万年间至未来50年的时间里面,雪豹栖息地的变化趋势,发现在不同的气候时期,雪豹的栖息地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总的来说是扩张、收缩、破碎。
在气温升高的时候,除了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帕米尔、昆仑山脉,即青藏高原一带的雪豹栖息地受影响较小之外,世界上其他地区的雪豹栖息地会变得十分脆弱,甚至不再适合雪豹生存,而这部分面积占据了65%左右。
全球气温变暖对于雪豹的影响可见一斑,雪豹是高原物种,属于岩栖性动物,高度依赖高原雪山生态系统,当全球气温变暖的时候,雪豹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会逐渐往更高海拔的地区收缩,缩幅甚至能够达到30%左右,这就意味着这30%的栖息地里的雪豹正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不过好消息是从上面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来看,青藏高原一带的雪豹栖息占据了总量的35%,未来或能成为雪豹最后的庇护所。
当然,气候对雪豹的影响是复杂且多方位的,不是我在这一两句话就能够解释清楚的,比如当气温改变高山融雪量、降雨量等等,进而影响径流和水量,那么就意味着该片地区的森林植被、草原植被等通通受到影响,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就是野生林、作物林等的重新分布。
同时,由于气温升高、林线上移,原本不适合种植以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变得重新适合了,原本不适合放牧的区域变得适合了,那么对于雪豹来说,极有可能会影响食物构成,从而加大“人豹”冲突的风险。
关于这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比如印度的亚洲狮,早先吉尔森林保护区里面是生活着原住民马尔哈里族的,他们世代在这里过着放牧的生活。在他们没有迁出去之前,这里的亚洲狮猎物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牲畜,相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捕食经人类驯化之后的牲畜总是更容易一些。
但从1972年开始,马尔哈里族迁至保护区外围,印度禁止一切人类在公园内活动之后,园内的亚洲狮食物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野生猎物增多,亚洲狮食物里的牲畜占比从原来的四分之三下降到四分之一。类比过来,就很容易估算出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激烈程度了。
雪豹与金钱豹的生存现状
历史上雪豹在亚洲的分布范围很广,基本上高海拔的地区都有它们的生活踪迹,甚至一度向南延伸至缅甸一带。但是在近30多年的时间里面,雪豹的数量急剧下降,其种群数量减少的幅度甚至达到了20%。到如今,所有的雪豹就只分布在中亚一带的十几个国家里面了,野生数量预估为7400-8000只左右。雪豹的数量下降,究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栖息地被破坏,猎物数量下降等之外,最主要的是被人类商业性、报复性捕杀,这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我国是拥有雪豹数量最多也是雪豹栖息地面积最广的国家,野生数量大约在4500只左右。雪豹在我国的分布看似很集中,主要分布在西南一带,但考虑到垂直分布等因素的话,会发现栖息地与栖息地之间缺少生态走廊,种群之间无法交流,所以实际上雪豹在我国也是呈现零散、碎片化分布的。
前段时间雪豹的濒危等级从濒危调整为易危,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雪豹的野生数量在增加,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比如2015年,我国对祁连山一带的雪豹数量进行评估,密度为3.31只/平方千米,相较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1只/平方千米的数据来说,翻了3倍有余。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我国大部分森林都生活着老虎,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老虎极高的知名度下面,金钱豹的分布范围更广,豹子比老虎的适应性更强,无论是东北的林海雪原,还是西南的腹地,亦或是东南的丘陵,可以说有老虎的地方都有豹子,没有老虎的地方也可能存在豹子。
但是随着人类世界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虎豹与人类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最终导致它们被人们大规模捕杀。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虽然人们也一直在猎杀豹子,但受限于技术、工具原始,豹子的种群发展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在随后的30年间,野生豹子的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到了80年代,从全国收上来的豹皮数量预估,当时全国的野生豹子就只有百余只了。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面,全世界的豹子数量都是下降的,比如非洲的花豹,相较于历史来说,栖息地已经缩小到了原来的70%以下。
普通豹的到来,能威胁雪豹生存吗?
普通豹与雪豹在食性上高度相似,而普通豹体型却比雪豹大上一圈,所以很多人认为,一旦随着普通豹越来越频繁造访雪豹栖息地,那么就会跟雪豹形成竞争关系,从而更有优势的普通豹会进一步压缩雪豹生存空间,抑制雪豹的种群发展。
人们的这一担忧其实无不道理,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找到大量中间竞争杀害的例子,比如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北虎与灰狼,白俄罗斯纳利波基森林里的欧亚猞猁与狼等等,都存在抑制与被抑制的关系。
那么普通豹的到来,真的会对雪豹产生威胁吗?正如大多数人想的那样,的确是有可能的,不过也没有人们想的那么恐怖,就目前来说,普通豹与��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所有的同域分布画面,都没有直接拍到雪豹与普通豹真正的同框,所以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忧。
另外,正如我上面说的那样,雪豹主要生活在林线以上,普通豹主要生活在林线以下,它们相互重叠的区域,只是在各自领地的边缘,这使得它们相互能见面的机会变小。
科学家们曾在蒙古国南戈壁省对雪豹做过一项研究,人们利用无线技术追踪了16只雪豹的活动轨迹,最终测算出它们的活动范围在120-200平方千米左右,而林线以下食物较为丰富,所以普通豹的活动范围会更小一些,大约在70平方千米以下。
当食物充足时,两种豹的活动范围都会缩小,即在自己领地的核心区域活动,只有当猎物减少,它们才会增加自己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所幸的是这些年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保护区里的猎物数量也在增多。
另外,普通豹最主要的狩猎场所是森林地带,在长久的物种演化过程中,雪豹与金钱豹已经适应了各自的环境,一旦普通豹子进入雪豹的活动空间,那么它在捕食这件事情上会显得很差劲。比如在中亚的一大片高山里面,夏季岩石裸露,冬季积雪覆盖,普通豹没有能够高度发达的调节呼吸、分配血液的技能,也没有适应这类环境的身体结构,在这种地带上,普通豹子会显得生存无力,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普通豹子会更加地深入雪豹生存空间,而最应该担心的是气候变化给雪豹带来的影响。